“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激发了老广的捐款热情,更唤醒了老广的投保意识。记者昨日从各家保险公司获悉,自上周一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后,保险突然成为了市民关心的话题,不少市民和企业纷纷打电话咨询保险公司意外险和企业险的情况,使得本来处于销售淡季的意外险出现了销售“井喷”现象。
广东意外险劲升四成
新华人寿广东省分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每次大灾后都会出现保险销售业绩的反弹,“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意外险成为市民青睐的险种,不少购买了长期人身险的市民纷纷要求加保意外险,因此广东省内意外险的业绩与4月份同期相比增长了四成。同时,以团体销售为主的学平险、旅游险、航空平安卡等其他险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这些险种的热销带动了整个保险业绩出现了50%的增长。
信诚人寿有关人士也表示,地震发生后的5月13日~5月19日,意外险承保保费比4月份同期增长12.5%。承保件数也比4月份同期增长14.2%。意外险业绩的增长说明市民的投保意识有所增强。
中大金融学教授黄伟分析认为,意外险的热销说明汶川地震唤起了不少市民的保险保障意识,惨痛的经历让市民认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黄伟认为,保险公司应借此机会,对市民加大宣传保险常识,特别是纯保障型险种的功能和作用。
企财险“热度”激增
与意外险同步坐上“快车”的还有企业财产险。太平洋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财产险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地震灾害发生后,前来咨询投保的客户很多,一部分企业主动咨询投保事宜,还有一部分现有客户则要求加保地震条款。目前还没有准确统计客户增量情况,预计下周会有准确数据出来。
上述人士介绍,太平洋保险企财险中的综合险、一切险以及基本险都有地震拓展条款,由于广东不属于地震多发带,在客户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一般都可以扩展地震条款,保费增加幅度不会太大,大约加收20%的保费,具体情况根据标的来确定。
美亚保险广东分公司有关人士称,地震发生以来,人们的风险意识有所加强,咨询投保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对于外资保险公司来说,除意外险外,其它险种如企财险、家财险尚未增加地震拓展条款。
家财险羊城“遇冷”
与意外险的热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生灾害后对房屋、家电等具有保障功能的家财险却问津者多,购买者少。阳光财险广东分公司营管部负责人李小姐认为,由于家财险并不保地震,所以地震对家财险的拉动并没有明显作用。
据悉,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家财险费率一般较低,一般家庭投保200~300元便可以获得20万~30万左右的保额,涉及到房屋、财产、火灾爆炸、家用电器用电安全等,保障范围十分齐全,性价比相对较高。但即便如此,市民对家财险似乎并不买账。
阳光财险广东分公司有关人士称,家财险市场份额本身就不大,地震对市场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性,近期有一些客户开始来咨询家财险,但保费收入还看不出明显的增长。华安保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均告诉记者,地震并没有明显拉动家财险的上升。
“除了市民投保意识不高外,还与保险公司的重视度不够有关,由于家财险保费不高,向个人客户推广的成本较高,如果向团体客户推广,代理渠道又非常有限,因此财险公司并不热推该险种。”阳光财险有关人士表示。
针对家财险羊城“遇冷”的状况,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应及早购买家财险。“相对于地震来说,广东地区发生台风、雨灾的风险更大,家财险在保障此类自然灾害风险上还是足够的。”平安财险有关人士表示,尽管地震出现的几率小,但其他自然灾害如前几年的台风、洪涝都会对房屋带来损失,而房屋对于很多市民来说是最大的“财产”。不能因家庭财产出险的几率低便存在侥幸心理,如果等到风险到来时才反应过来,损失的财产就很难弥补。
时报记者 袁峰 乔倩倩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