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来,理财市场相对低迷。在去年火爆一时的打新股理财品收益走低后,银行又在主攻哪些新产品?本报记者上周走访了部分银行,发现一些新概念的理财产品已悄然上市,其中就包括牛奶概念理财品。
中签率下降 打新产品变身
今年股市来回震荡,越来越多的资金“转战”风险相对较低的新股申购,“僧多粥少”的状况导致中签率不断降低。
在位于红星路的一国有银行的理财室,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今年新股中签率确实很低,所以我们打新股的产品资金规模上比去年就小很多,去年产品募集资金大概是6亿元左右,今年则基本上维持在1亿元左右。”闲置资金都用于投资短期债券、票据市场,以最大化提高产品收益。
民生银行则在打新股的同时“拉上”了股指期货。该行一款产品设定,在股指期货推出前,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股申购,而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则将以股指期货与现货间的套利交易为主。“这样设计不仅可以灵活的配置,并且能紧跟市场热点,同时也降低了股指期货的参与门槛。”
理财产品开始关注牛奶
在股市降温、打新产品收益下降的背景下,更多的理财产品正在推出。今年的农产品市场牛气十足: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节节上涨,中外资银行纷纷推出农产品相关的理财产品。
今年一开年,东亚银行就推出一款与小麦等多种农产品期货价格挂钩的理财产品;交通银行也相继推出“五谷丰登”系列,挂钩小麦、玉米等价格指数;民生银行则推出一款与牛奶挂钩的结构型理财产品,让不少投资者感觉十分新奇,“超市里的牛奶价格涨了这么多,那么这个产品的投资前景会不会也很不错?”
专家点评
挂钩国际衍生品 看好才买
西南交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认为,随着股市的退潮,理财市场正逐渐多样化:一方面,打新产品的多样化,比如利用闲置资金投资于短期票据市场等;另一方面,投资方向也开始体现多样化特点,如挂钩牛奶、棉花等农产品的理财产品。
“不过这些产品并非直接跟国内商品价格挂钩的,它挂钩的是国际市场的衍生品价格。”李要深提醒投资者,这些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这样的理财产品适合那些本身对金融市场进行了一些分析和判断,看好农产品市场,对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的投资者。”实习记者 吕波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