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两口之家,老公32,我30,外地人。
96年,老公刚工作那会儿,资历浅,薪水低,花钱豪爽,无理财意识,一直没存下钱。
之后,好不容易攒了点儿闲钱,又经历了两次失败投资:一是00年投资朋友公司5万,净亏,本息全无;二是99年投资中国股市5万,被套,做股东至今。
02年,老公南下广州,我开始工作,二人领证,两地分居。那年,老公27,我25,家庭账户仅余几千元。
接下来3年,俩无产者痛定思痛,努力攒钱,家庭重心转移到安居工程。其间,老公年入10万,我年入3万,但算下来,两人分过成本不小。此外,老公妹妹结婚生子资助2万。
05年下半年,偶遇一急需将房变现的生意人。于是,赶在广州房价大涨之前,咱家在番禺购入一套107平米5年楼龄的三室二手房,总花费40万,银行贷款25万。住宅简单装修,添置家具家电,总花费5万,入住。
老公在市中心工作,离家约12公里。05年年底,捏着购房仅剩几万元,咱家又大举借债十几万,购入20万新车一辆。
05年,俩无产者搞大跃进,背着一屁股债,快步挤入有房有车一族。老公实现了30岁开上私家车的愿望,我也如愿入住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带大花园的近郊房,二人皆大欢喜。
06年初,咱家基本结束两地分居,开始正式过上与油盐柴米打交道的居家生活。
这些年,咱家从未记过账,居家过日子,到底得花多少钱,哪些是该花,哪些是乱花,内心都是糊涂账。
2006年3月,自备小账本,我开始了记账生涯。到2007年2月,记账整一年,收获多多,感慨多多,内心多了一笔明白账。现整理如下:
2006年3月——2007年2月
全年总收入:23万
还购车外债:10.4万
全年总花费:12.6元
明细如下:
第一部分 养房、养车、人情:8.6
1、养房:约3.8万
还银行房贷,3100-3200元/月,每月递减10元左右,10年期
2、养车:约1.5万
日常使用维护,方便工作生活,邻近城市自驾旅游两次。咱家用车相对而言比较节省。
3、人情:约3万
(1)朋友:约1.1万
婚丧嫁娶,生儿育女,请客吃饭,找人办事,应付各路朋友各类名目。
(2)父母:约1.9
我爸60大寿,寿礼加红包,花费近1万。
老公他爹要DV,购SONY一台,6000元,再加上他爹他娘生日过年等,花费九千余元。
注:年终小结时,老公和我大发感慨,几大项支出一列,近20万就流出去了,连银子声都听不见,呵呵。
第一部分还漏了一小笔,就是异地交通费用:约3000元,即往返于原城市与广州之间的费用。
第二部分 居家固定开支:1.1万
居家固定开支,月均900余元。
大约如下:
水费:10元/月
电费:100元/月
煤气费:50元/月
网费:100元/月
物管费:260元/月
电话费:400元/月(两手机一固话)
注:两人居家生活,大多在家做饭,中午自己带饭
第三部分 吃穿用及杂项:2.9万
1、吃用:约1.9万
荤素蛋奶水果,两人大多在家做饭,吃得不错,卫生营养省钱。另外,含少量日用品的购买。
2、零用:3600元
除人情开支外,老公每月领300元零用钱自用,我没领,还完车债先,呵呵。
3、服装:2000元
两人均属不喜欢逛街之人,够穿够用即可,此项开支一向不多。
4、休闲:2000元
含旅游、运动花费,近处旅游2次,每周运动1次。
5、教育:1300元
主要是购买,两人比较喜欢看书。另外,还买了少量CD碟。
6、医疗:1100元
06年下半年,我怀BB的各项产检费用。
我一整理06年家庭年度收支,发现辛苦攒的钱钱真不经用,哗哗哗就流走,不见影儿,两人居家过日子,真花费不了多少,车房人情占大头。
07年,家庭年收入有所减少,预计约16万左右。
原因有二,一是老公刚跳槽到一亏损企业,扭亏为盈之前,只能拿原收入的60%,现得收入虽减少,但潜在机会会提升,我全力支持。我天天烧高香,希望企业早日扭亏为盈,呵呵。
二是年中我生BB,大半年时间在家,收入减少。
07年度总花费预算11万,还清剩余购车外债6万,力争在添丁的情况下做到收支平衡。
汇报完毕,继续加油,呵呵。
小结一下,我这一年来的记账体会:
1、理清家庭账目非常重要
理清家庭账目,并非只是罗列收支数据,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让家庭成员了解收支差距,根据财务状况,权衡购买需求的强烈程度和紧急程度。多收多用,少收少用。
每到月初,老公和我都会抽半小时,将上月收支与上上月对比后作一沟通,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改进。咱俩非常享受这样的交流,坦诚相对,从未产生过理财方面的矛盾。
2、理清理财目标与生活愿景
05年下半年,除了现有方案,咱家至少有两个备选方案:一是不买车,减少房贷,二是购买10万以内经济型车。但最后咱家还是选择了背一屁股债,外借房贷车贷。
05年购入40万住房,目前已涨至60万,如果将购车款20万用于再购一套住房付首期,一年之后,咱家等于把购车20万基本赚回来了。
我觉得,单纯经济账不能算,生活只要一算计,你的幸福感就会减少。
每家理财目标都与生活愿景相联接。两地分居3年,老公奔三之人,咱俩对未来赚钱能力都充满信心,所以,咱家选择了宁愿借债也要先享受生活。老公买到自己满意的车,更有动力赚钱养家,我也乐得贤妻美名,岂不两全齐美?
3、找银行借债远比找亲朋借债来得舒心
各家有各家理财计划,虽说借债都是找自己的父母或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也从未催债,但咱俩心理感受远远不如找银行借债来得舒坦,自认有人情债成分吧。
咱家正在办住房再按揭,一等贷款批下来,就尽快还清外债。咱俩希望自立更生,管好自家,呵呵。>>到我家理财社区和作者一起聊聊吧!
【理财故事】 |
更多精彩就在我家理财社区!
欢迎进入基金天下、黄金万两、银行大观园、保险E族、汇市弄潮分享网友理财心得!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