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人的脑海中最有印象的可能就是上海的女人,嗲,作,斤斤计较……也许由于我是土生土长在上海,就如近诸者赤近墨者黑吧,我一直很欣赏上海女人,她们的风情,她们的持家之道……母亲是50年代出生于一有钱人家里,但她却一直很节约,节约到让我很是费解。
积少成多---以前很讨厌和母亲一起去买菜,她总是能从第一个摊位问到最后一个,然后再去寻找印象中最便宜的那摊位讨价还价,其实有时侯只是便宜了那么1毛2毛的。那时候就嫌母亲很抠门(意为小气),于是母亲就很严肃认真的说,别小这1毛2毛的,今天节约1毛2毛,明天再节约1毛2毛,一个月下来就能节约很多了。如果买肉什么的,就不止是1毛2毛的问题了,养成讨价还价的习惯,会有好处的。
往往我和爸是顺手就把饮料瓶呀,废报旧杂志呀什么的吃完看完就扔了,而母亲总是能把它们从垃圾堆里找出来,然后放到楼梯间里。我和爸说她手垃圾,她总能理直气壮的说饮料瓶5分钱一个呢,废报旧杂志等要5毛一斤呢,咳,饶不过她,随她吧,她开心就好。
能省则省---母亲的节省方法,在我眼里简直是自我摧残。如果她一个人在家,她宁愿吃咸才泡饭也不会去买菜,在她看来,一个人没必要折腾那么多。很多次告诉母亲,身体最重要,钱没什么的,但母亲很认真的听,很谦虚的接受,但到后来还是旧病故犯。母亲的皮鞋跟坏了,走起路来斜斜的不舒服,于是让她去买双新的,把她拉到店里,她看看价钱就拉我走,出来后对我说“太贵了,老太婆了没必要穿那么好的鞋了,再说旧的修修还能穿呢”。
在母亲眼里,出去吃或买熟食是种浪费,于是她总是坚决肯定的支持在家里吃,即使大冬天的家里来人,她也宁愿把手神经那么冻的水里也不愿意出去吃。有时拉她出去吃饭,她总是要把所有的东西吃的干干净净的,即使她以吃饱,她也要把剩下的吃完,多的打包回家。她的理由是“食物是别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钱买来的,浪费是种糟蹋”
废物利用---女人的衣服总是一年翻个潮流,于是一到换季时期,我就把旧了或是不想穿了的衣服整理出来,那时,母亲会坐在我房里寸步不离的看我整理,待我整理好,她就把我整理出来所有的衣物拿去自己房,于是我老唠叨她爱手垃圾,把家里搞的乱乱的。但总是没过多久,发现母亲会穿着几件我当初扔了的衣服,原来她是拿去修修改改了。还有时候母亲总是能把我的衣服修改成漂亮的小孩服送给亲戚朋友的孩子们,并且还是很受欢迎。那时,总是很羡慕母亲的手巧。 >>>进来和作者聊一聊吧!!
【编辑推荐阅读】 |
更多精彩就在我家理财社区!
欢迎进入基金天下、黄金万两、银行大观园、保险E族、汇市弄潮分享网友理财心得!
(责任编辑:廖翊珺)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