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读者一直笃定房地产才是中国最顺潮流的投资方式,当然,如果你的钱够买房的话。
很多在三,四年前买了房的人会很开心的发现,如今,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他的房子从每平米的价格上来看至少有了40%的涨幅,甚至超过100%。而且几乎没听说有人在近五年的购房过程中亏损过。房子似乎成了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而且利润丰厚。
事实果真如此么?买房子没风险?拉出一个最大众化的投资工具—--基金,来比比看,除了房子,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呢?
可曾想过买楼也会亏
香港楼市从1996年的顶峰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全面崩塌只数月之久,刚刚在十月中旬告别破产噩梦(4年破产期)的钟镇涛也很难再忆起当初投资楼市的惨痛----在这场泡沫中,香港平均每位业主损失267万港元,有十多万人由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负翁”。
不妨截取历史上几格场景:1926年的美国、1991年的日本、1997年的东南亚,人们难以想象美国1923-1926年房地产投机狂潮会引发华尔街股市崩盘,并最终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危机;而日本经济到今天都没有完全走出萧条的阴影。
因“涨”而涨
很多生活在北京、上海的朋友都与笔者提到过一个词:需求!中国这么多人要住房子,而且多数城市人都是积聚了几代人的财富有备而来,房价当然要涨,况且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但仔细考量,“需求”更多来自于投资而非居住,全国范围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在居住地买的起房的人占多大比例?这些买得起房的人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看到买得起房的人有需求去买第二套,因为看上去买房子是赚钱的,而且非常赚钱;买不起房的人终究买不起。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北京地区2005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2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增幅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803.2万平方米,增长13.4%;其中住宅2566万平方米,增长12.3%。商品房空置面积1374.2万平方米,增长31.6%。也就是说,除了投资增长、销售面积增长,空置率也随之攀升。如果需求是“居住”的话,为什么会有空置?如果说有旺盛的居住需求,那么除了住宅价格的上涨外,房屋租金也应该随房价的上涨而上涨,但是如图一,我国房地产租赁价格却呈平缓下降趋势。
图说:果真因为需求而涨的房价却担不起租家下降的事实
房价将稳步上涨
当然,笔者并非要唱衰楼市,相反,房价会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稳步上涨。毕竟当前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携人民币升值之虞,热钱汹涌势不可挡。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也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土地,房屋价格的上涨。而稳步上涨则是区别于几年前的快速上涨,用建设部总经济师谢家瑾先生2005年在人民日报上关于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一段话用来解释这个问题最好不过: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去年以来,一些地区房地产投资增幅偏快、房价上涨过高。在房价上涨比较快的地方,伴随着商品房结构的不合理,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房价上涨与投机性购房相互推动:房价上涨带来了大家对房价不断上涨的期望值,投机和投资的人更多地进入,又进一步造成房地产的供不应求和房价的进一步攀升。这些问题带来了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涉及到普通居民居住权益的保障,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过的情况值得我们思考:房价大涨后出现大跌,使得买房人的资产缩水,银行坏账上升。这些问题在我国虽然还未出现,但中央政府未雨绸缪,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出发,从保障普通居民居住权益出发,从稳定社会和防范金融风险出发,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责任编辑:姜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