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话营销的特性,正式保单送达王女士的这段时间中,她的亲朋和同事没有任何人知道她曾经投保。
保险公司多方查证后,认为王女士的身故符合理赔条件,因此其家人获得了25万元全额理赔金。
作为南京市电话投保的首笔赔付,这起“离奇”的保险理赔案例引起了人们对保险电话营销的关注。而在北京市场上,电话营销也早已普及,不少消费者都曾经接到过类似的电话。据业内人士介绍,电话保险在国外推行了数十年,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营销方式,由于电话销售的特点限制,目前销售的产品大多为比较简单、便宜且不需体检的产品,如意外型保险、健康医疗保险、车险等。
■投保指南
明晰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保方式
投保前需清楚保险代理人是否具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及《保险营销员展业证》
自从友邦保险在1992年率先将寿险代理人机制引入中国以来,保险产品的投保方式已经越来越多,代理人推销,在保险公司柜台购买,还有网络投保、电话营销等都很常见。面对多种多样的购买渠道,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
保险代理人:细致面谈
尽管近年来由于保险代理人的素质良莠不齐,引起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但实际上这种投保方式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目前公众的保险知识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保险的人,要想对保险产品作一个详细全面的了解,并最终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产品,与代理人面对面的提问和交流还是最有效且直接的方法。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找到一个优秀、负责的保险代理人。其必须持有由保监会统一印制的《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以及所属保险公司发放的《保险营销员展业证》。排除无证上岗人员后,还要注意代理人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责任编辑:骆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