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来皆大欢喜的重庆市商业银行债务重组,却受到有关专家质疑。焦点在于,两轮重组都由地方使用土地资源作为基础支撑,土地成为化解不良资产的主要、基础性填充料。
国开行当“重组天使”
重庆市近日利用旗下全资资产经营公司对重庆市商业银行实施第二轮债务重组。 不过重庆市相关机构对此持谨慎态度,不愿多讲。
中诚信托(原中煤信托)4月3日发布的信托宣传品资料显示,中诚信托推出的该信托产品为“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贷款——重庆市商业银行重组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募集资金总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期限2年,预计年收益率4.2%,单笔委托资金不低于60万元。
这一信托资金将以贷款方式发放给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渝富”),用于重庆市商业银行重组项目。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下称“重庆国开行”)同意该信托计划到期时,向借款人重庆渝富发放后续贷款。事实上,这笔信托资金只是一个配套项目,重庆国开行在项目中已经承诺向重庆渝富发放21亿元政策性贷款。
该资料称,这一项目是重庆国开行为支持重庆市商业银行重组、改善重庆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资产状况、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而发放的贷款。重庆市政府为解决重庆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同意重庆渝富承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1亿元,用于收购重庆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包进行重组,重组方案已获银监会批准。
重庆渝富“背黑锅”?
重庆市为完成重庆市商业银行的债务重组费了很大工夫。来自当地媒体的报道说,重庆市商业银行是1996年9月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成立的一家地方商业银行,该银行承揽了原重庆城市信用社全部的不良资产,成立之初,不良资产率高达80%,面临严重的支付危机。
当地政府决定对其施救。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去年10月在当地一个论坛上称,重庆市商业银行2004年有100亿元的贷款余额,但同时有33亿元的不良资产。于是重庆市政府决定让重庆渝富拿出33亿元,收购这些不良资产,分两次完成重庆市商业银行的债务重组:第一步,进行增资扩股,使其资本金达到15亿元,剥离12.5亿元不良资产;第二步,剥离剩下的20亿元不良资产。
重庆渝富“等于背了一个黑锅”,但是当地政府设计了一套“洗锅”方法:去除33亿元不良债务中可以清收的9亿元,政府以2000亩土地划入重庆渝富为代价,承担剩下24亿元中的一半即12亿元;然后,对另外12亿元中的3亿元,由重庆市商业银行的股东自己承担,用3亿元公积金来充抵;对于最后的9亿元债务,将现有股东的股份集体缩股1/5,然后拿4亿股股权溢价出售给外资,收益回补给重庆渝富。如此一倒腾,24亿元不良资产就处理干净了。 (责任编辑: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