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族出行有险可保
近日,人保财险决定,近期将在北京市场上率先推出“电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为广大骑车族提供出行保障。
电动自行车眼下已逐渐成为全国各城市上班族出行的新选择。由于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在上下班高峰以及交通拥堵的情况下,难免会发生超速、挤道的现象,且容易发生事故。 因此,如何为骑电动车上下班的市民提供出险保障,已成为人们广为关心的问题。何况,每个大城市所拥有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骑车人,一旦成为适合的保险产品的客户,其市场潜力也不可小观。有鉴于此,人保财险决定推出“电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当即引起广大骑车族的反响和关注。本刊近日便收到不少本市市民来信来电,询问上海市场上电动车保险的具体情况。记者经过采访了解,目前沪上虽还没有推出直接的“电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但已有相应的保险产品可供电动车主选择,不单保“第三者责任”,还提供车主的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保险,保障比“电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更为全面。
据了解,太平洋产险公司去年7月推出“神‘骑’太保C款”保险卡,电动车及以燃油、燃气为动力的两轮非机动车主均可投保,保障期限为一年,包含车主意外伤害保险、医疗险及第三者责任保险,并设有200元的免赔额。据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介绍,作为沪上率先推出的涉及“电动车”的保险,该产品迄今为止已销售了6万多份。不过,目前每位车主只能投保一份,最高4000元的“三者险”给付和7500元的“意外伤害”给付可能无法满足消费者更高的保障需求。据悉,太平洋产险公司现正在拟议中,将于明年推出新规定,不再设投保份数的限制。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电动车发生的多为擦伤等事故,需要保障的往往不仅仅是“第三者”,车主本人也不可忽视,因此电动车三者险加上针对车主的意外伤害等保障,可能更受消费者青睐。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电动车失窃时有发生,相比单纯的“三者险”,更希望保险公司能针对电动自行车开发出“盗抢险”。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保险公司其实并不愿意介入电动车保险这块领域,细问理由,回答相当一致:如今的电动车介于自行车和机动车之间,不少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车速远远超标,使得行驶风险加大,赔付率居高不下。保险公司推出相关保险产品,很可能无利可图,甚至亏本。有知情人士透露,2000年前上海就曾有保险公司推出过类似保险产品,但因赔付率高达90%以上,让保险公司觉得吃不消,该业务被紧急“叫停”。据业内人士称,这便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电动自行车数量每年飞速增长,但至今仅有几家保险公司经营电动车保险的主要原因。据此看来,要想真正推出既有利于广大骑车族的产品,保险公司又能得市场、获利益,急需要保险公司花大力气设计研究,精算厘定,开发出主客双赢的新产品。 (责任编辑:骆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