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 请 函
尊敬的 :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中国理财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民众的理财观念日益普及,市场对理财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家金融机构纷纷开展理财业务,开发理财产品、培养理财人员,为顾客提供专业服务。 2005年,我国理财市场规模达250亿美元。据预计,在未来五年里我国理财行业将以30%的速度逐年增长。中国理财行业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另一方面,中国理财行业的发展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如何深化民众的理财意识?如何丰富理财产品的品种?如何建立规范、统一的行为准则?如何建立有效、系统的监管机制?……这些都是中国理财界有识之士为之思索、探讨、努力的责任所在。
为了全面总结中国理财事业的发展历程,借鉴国际理财事业的成功经验,引导中国理财事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在多年理财研究、教育的基础上,特组织开展《2006中国理财年鉴》(简称年鉴)的编撰工作,并举行相关的评比活动和研讨会议。
l 《年鉴》是中国理财行业第一本大型史料性参考书,集学术性和工具性于一体,将为中国理财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l 《年鉴》编委会将组织专家并联合各大权威媒体进行“2005最具影响力理财产品”及“2005最佳理财服务”的评选工作。
l 举办“2006中国金融理财高峰论坛暨《年鉴》首发式”,邀请权威专家、政府官员、业界人士参会,并对评选结果进行公布。
《年鉴》特邀项怀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Uli Sigg(荣格传媒集团董事会副主席,前瑞士驻华大使)担任顾问。
知名学者巴曙松、资深理财专家尹玫江、林小燕等联手主笔。20多位来自理财业的权威专家、业界领袖参与编撰。
鉴于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担任《2006中国理财年鉴》
,并参加“2006中国金融理财高峰论坛暨《年鉴》首发式”。以您的远见卓识、广泛影响,必将对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理财行业发展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相信在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年鉴》及“高峰论坛”定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更大的成功!
切望垂允。请您于2005年 月 日前将回执填好并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发送给我们。我们将会向您发送聘书。
此致
敬礼!
《2006中国理财年鉴》编委会
年 月 日
附件一: 《2006中国理财年鉴》整体方案(共6页)
附件二:“2005最具影响力理财产品”、“2005最佳理财服务”评选活动说明(共2页)
附件三:“2006中国金融理财高峰论坛暨《年鉴》首发式”说明(共3页)
附件四:专家职责(共1页)
回 执
《2006中国理财年鉴》编委会:
本人已经知悉贵单位组织的《2006中国理财年鉴》及“2006中国金融理财高峰论坛”基本情况:
□ 本人乐意接受邀请,就此事已经安排了专职联系人。具体事宜请与专职联系人联系:
电话: 传真: Email:
地址:
我的指定联系人是________,其联系电话为______________电子邮件是_________________。
□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本人将不能参加你们的活动,诚意致谢你们的邀请。
签名:
年 月 日 (责任编辑: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