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首发节奏不会放慢
在经过2001年和2002年较大幅度的调整后,2003年证券市场的调整力度将会比较温和,相对稳定的走势不影响首次发行的适度规模,因此,预计2003年股票市场走势对首次发行不利影响较小,首发的节奏将不会放慢。
因为前两年证券市场的调整,许多上市公司的融资计划被暂时耽搁,考虑到投资计划的实施,其融资的需求已非常迫切;同时,证券市场经过调整后,股票的价格中枢已下调,2003年证券市场的调整力度将有限,这便于承销商和发行人制定合理的证券发行价格和规模,提高发行的成功率和降低承销风险,因此,预计2003年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模将超过2002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已日益壮大,QFII的引进更为证券市场注入新的血液。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发行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证券发行的路演推介工作将更显重要,主承销商的营销意识和工作将会加强。中介机构承担的责任将更加重大,应履行的义务将不断增加,执业水平的高低、风险防范能力的强弱、信誉的好坏将逐步分化,中介机构内部将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
2003年证券发行市场如何创新?笔者认为,可以有如下的途径。
其一,推进证券发行的市场化。可先从配股发行的市场化进行试点,因为配股工作是对公司现有股东的发行行为,涉及的投资者范围较小,同时股东间承担的权力和业务相同,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鉴于在配股工作中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利益之争,可在程序上进行规避,如通过证券交易所建立股东表决系统(类似于卖出权证),流通股股东可在一定期限内对配股决议进行表决,提交配股认购价格等,由交易所统计汇总交上市公司;对于同意配股方案并放弃配股的非流通股东则回避表决、反对配股的非流通股股东则投反对票、同意配股且认购配股的非流通股股东须交纳保证金后参与表决。
其二,采用储备登记方式或发行部分认股凭证。项目的资金投入需要一个过程,许多公司募集资金到位后会出现大量资金闲置的状况,造成资源浪费。由于目前通道的管理及较长的审核周期,企业申请融资的代价较高,鉴于此,可采取一次申请审核,多次募集资金的方式,如采用储备登记方式,即公司按照项目的资金需求申请发行,核准发行后,按照项目的资金投入计划分批募集;或采用发行部分认股凭证的方式,即公司按照项目近期的资金需求申请发行股份(或可转债),并根据项目的资金投入计划申请发行不同期限的认股凭证,分批获取资金。 搜狗(www.sogou.com)搜索:">&sogouhome=&pid=sohunews target=_blank>首发节奏{{华泰证券}}<<0409000000>>",共找到
0
个相关网页
|